<legend id="h4sia"></legend><samp id="h4sia"></samp>
<sup id="h4sia"></sup>
<mark id="h4sia"><del id="h4sia"></del></mark>

<p id="h4sia"><td id="h4sia"></td></p><track id="h4sia"></track>

<delect id="h4sia"></delect>
  • <input id="h4sia"><address id="h4sia"></address>

    <menuitem id="h4sia"></menuitem>

    1. <blockquote id="h4sia"><rt id="h4sia"></rt></blockquote>
      <wbr id="h4sia">
    2. <meter id="h4sia"></meter>

      <th id="h4sia"><center id="h4sia"><delect id="h4sia"></delect></center></th>
    3. <dl id="h4sia"></dl>
    4. <rp id="h4sia"><option id="h4sia"></option></rp>

        当前位置: 首页 >专题专栏 >赣州地名文化专题 >丝路明珠•大余

        365bet体育投_28365-365_365bet娱乐场

        发布时间:2022-06-08 10:10:00来源:浏览量:字体:    

        大余,古称“大庾”,位于江西省西南端,是沟通中原与岭南的要冲,为兵家必争之地。大余的地名故事自然也有了兵家的色彩。

        公元前214年,一支50万的秦朝大军,从中原一路挥师南下,逆赣江,溯章江,直达今天的大余,再从此登陆翻越大庾岭,在广东南雄的浈江上船,直达岭南地区,一统岭南。为了行军方便,秦军在大庾岭开辟了一条便道,秦朝的滚滚铁骑和无数辎重在这条通道上穿梭来往,秦军将领屠雎更是领兵十万,驻守大庾岭。从此大庾岭便开启了兵家驻防的历史。但此时的大庾岭还不叫“大庾岭”。它的名称为塞上、台岭、或东峤,关于它的由来还有一段动人的传说。

        相传汉武帝时,有一位庾姓将军驻防大余,因庾将军身材高大,粗犷威武,骁勇善战,人们尊称他为“大庾”将军,随着“大庾”将军的威名远扬,由人名及地名,由他驻防的东峤也逐渐被人们称为“大庾岭”。隋开皇十年(公元590年)设县,便取“大庾”为县名,为大余建县之始。

        唐开元四年(716),宰相张九龄奉旨在梅岭建成路宽5米多的驿道,使梅岭驿道成为中原通广州往东南亚“海上丝绸之路”的唯一陆路地标,北方的铁器,江南的丝绸、茶叶,景德镇的瓷器及广东的海盐,东南亚的香料等莫不通此道转运。大庾县也由此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中途重镇,是连接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的重要交通枢纽,见证了一批批南下北上的朝廷官员、学者商贾。宋代文豪苏东坡曾两过大庾,以"大江东去几千里,庾岭南来第一州"的诗句,来赞美这个地方。宋代理学家周敦颐在此创立了《太极图说》,开业授徒程颢、程颐兄弟,由此奠定大余作为理学发祥地的地位。有“东方莎士比亚”之称的明代大戏曲家汤显祖,就是根据发生在大余的故事,创作出了闻名于世的千古绝唱《牡丹亭》。

        大余是享誉中外的“世界钨都”。公元1907年,大余县西华山发现钨矿,揭开了中国钨矿开采的历史。所产黑钨砂成为“中国钨”的代名词

        大余梅岭是古战场,也是南方红军三年游击战争的主阵地。陈毅元帅在此留下了气壮山河的《赣南游击词》和《梅岭三章》。

        说文解字:庾,水槽仓也。是现代人少用的生僻字,所以经国务院批准,1957年5月1日大庾县改称为大余县。章江波流淼淼,梅关古道漫漫,昔日的辉煌已渐渐褪去,新兴的荣耀正在崛起,作为现代交通标志的国道、高速和铁路已在梅岭脚下穿境而过,丝路明珠—大余期待着再创新丝路的辉煌。

        返回顶部打印页面关闭本页